资讯冲9分!吃人肉、分尸,7000万死亡!惨案画面曝光,他死一万次都不够…
首页资讯电影资讯冲9分!吃人肉、分尸,7000万死亡!惨案画面曝光,他死一万次都不够…

冲9分!吃人肉、分尸,7000万死亡!惨案画面曝光,他死一万次都不够…

最近,又有一部新修复的二战纪录片上线网飞。

是的,那段暗无天日的人类历史,再次“五彩斑斓”了。

或许,上帝早已告知过撒旦:不必费心引诱人类到地狱,因为凭他们自己,就足够自取灭亡。

《第二次世界大战:前线视角》

图片

图片

“她们因我而死。”

1939年9月1日,波兰广播里响起短暂的报道:请全体民众注意,德军将轰炸波兰…

图片

话音未落,天空一声巨响,树木开始弯折,轰炸机遮天蔽日。

空中炮火袭来,刚走过的路人,肢体的碎片,飘落在空中…

房屋变成了废墟,到处都是死去的马和倒塌的建筑物…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街道上,德军用铁鞭抵住老妇人的脖子,像对待流浪猫狗一样,逗弄、把玩…而眼前的老妇人,身体僵硬,不敢动弹,眼神里满是惊恐;

图片

老人被绑在犹太教堂,浇上汽油,活活烧死…

图片

强烈的恐惧下,有人在呕吐,有人对着摇摇欲坠的耶稣圣像祈祷…

图片

图片

看着魔鬼横行,13岁的朱利安可尔斯基,加入了波兰反抗军。

为了对占领者展开反击,反抗军队长一边教朱利安射击、躲避、徒手杀人的作战技巧,一边提防敌人。

不幸的是,对方的耳目遍地。

很快,纳粹抓捕了反抗军的队长,近距离枪杀了他…

图片

朱利安决心报仇。在跟踪和埋伏后,他成功在市区射杀了一名德军…

第一次杀人,他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怪异:原来,德军也会倒下,他们并非无坚不摧。

图片

图片

但朱利安完全没想到,这导致了另外的惨剧:第二天,德军为了复仇,也为了杀鸡儆猴,在同一片地方,虐杀了20名妇孺…

图片

正义的代价,往往指向手无寸铁的生命。

白发苍苍的朱利安,没有一天不在自责:我认为,我必须为这些平民的死负责。

图片

图片

“不要害怕,我是人类。”

1941年6月,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侵略行动爆发:德军入侵苏联。

希特勒鼓励青年参军:我们要创立单一民族,因为你们是我们的肉,我们的血,我们民族的希望!

图片

被元首声情并茂、真情实感的演技触动,德国青年纷纷应征入伍,对战争充满了向往和期待。

有人说:我很高兴这么年轻就参军,能看到世界对德国的认可和尊重。

图片

图片

在莫斯科,红军节节败退,上百万士兵成为战俘。

德军把枪抵到战俘的后脑勺,一颗颗子弹射穿头颅…

德国士兵亨兹卓索接到上级安排的任务:射杀战俘。

图片

虽然当兵时间短暂,但一年多时间,这个年轻人已经看尽了杀戮,他逐渐对战争有了别的看法。

树林里,战俘预知自己死期已到,正等待枪响…

身后的亨兹卓索放下步枪:不要害怕,我不是杀人凶手,我是人类。

图片

临走前,战俘向亨茲卓索伸出手:谢谢你,愿你平安。

图片

图片

“圣诞快乐,先喝口热汤。”

1942年冬季,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,因为严寒和兵力不足,形势节节败退。

希特勒拒绝撤退:德国不会战败,必须战至一兵一卒!

图片

极端的天气、短缺的物资、所剩无几的军粮,似乎不必等红军到来,德军就能阵亡…

图片

为了活下去,曾经出生入死的战马,成了人类维持生命体征的牺牲品…

图片

短短几十秒,饿极了的士兵,把尸体掘尽挖空,瓜分干净…

图片

士兵接到命令:拆掉当地平民的房子,用来生火。

这天,他们走近一栋老夫妻的房子,准备征用房子。

尽管知道他们是德军,老夫妻仍招呼他们坐下:

圣诞快乐!快来口热汤!

图片

图片

“还剩一个邮局”

1943年,经历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,德军从势如破竹到江河日下。

为了更彻底摧毁德军士气,英国首相丘吉尔,被迫做出残忍的决定:轰炸德国平民。

图片

这天夜里,借助夜色掩护,英军往德国首都汉堡投下一千吨燃烧弹…四万五千名德国平民,瞬间沦为炮灰。

袭击发生后,轰炸机飞行员唐,接获新命令:再次前往汉堡,进行第二次轰炸。

情报官告诉他们:市区还剩一个主邮局,去炸掉。

图片

图片

出发前,唐反复想一个问题:我们不是好人吗?为什么我们做的事,和敌人一样?

镜头前,年迈的唐,盯着采访者的眼睛:我知道你在想什么,我和你想的一样。但这,就是战争。

图片

12月7日,网飞制作的纪录片《第二次世界大战:前线视角》上线,豆瓣评分8.8,一共六集。

图片

众所周知,每隔几年,网飞就会推出关于二战的纪录片。

而这次,纪录片经过大量的调查、采访、资料比对、上色和修复,调取、查阅当年战地记者的一线报道,对战争的画面展现和资料修复,更加全面、清晰和详实:

神风特攻队出击,在航空母舰旁的近距离拍摄;

图片

战机坠毁,犹如火球坠入海面;

图片

纳粹坦克的内部景象;

图片

突然发生的爆炸,建筑物顷刻化为灰烬;

图片

街道断壁残垣、城镇浓烟滚滚、尘土飞扬的北非沙漠、冰天雪地的斯大林格勒;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从战争爆发到尾声的过程:春风得意到苟延残喘的纳粹、士气高昂到奄奄一息的军队、警惕敏捷的反抗军、不让须眉的苏联女兵…

正排队进入毒气室的犹太人;

骨瘦如柴、恐惧无助、流浪街头的平民;

在意大利和德国,手捧鲜花,欢呼雀跃、光荣自豪的民众…

图片

图片

片中所有的广播报道、希特勒及其幕僚的现场讲演、丘吉尔、罗斯福和斯大林等同盟国的作战任务宣布,都是修复后的真实原声。

可以说,观众几乎是站到了前线,“沉浸式体验”了二战…

不同的是,为了更客观记录,片子不仅采访了反侵略的同盟军,还找到了“败寇”的德军和日军进行采访…

在这些士兵的讲述和回忆中,我发现,无论是战胜方还是战败者,在枪炮响起之前,这些亲历者的心里,早已硝烟弥漫:

美军飞行员经历了几次生死:尽管我们明白,这是为了自由与尊严,可每次上飞机前,我都会想起妻儿,我要做好,再也见不到她们的准备。

图片

图片

不少日军偷袭珍珠港前,就已经预想到惨败的后果:我们知道偷袭的结果是凶多吉少,可我们只能服从命令。我们喝了点酒,好让自己兴奋,能够暂时忘却一个即将到来的真相:我们再也见不到妈妈了。

图片

我们能看到,人在战争之中,如何被极致地异化…

同盟国的士兵拒绝透露姓名:我恨透了德国佬,我希望在他们脑门上开个洞,看着他们在我面前痛苦万分死去…我是基督徒,说这话不合适,但事实是,当人到了那个境地,会对杀戮产生快感和依恋。

图片

有德军回忆:我们参军第一天起,就被教育:除了日耳曼民族,其他人都是低等的、下贱的屁民,我们对他们的灭绝,是在帮助他们;

眼球被枪弹打中掉落,几乎条件反射地站起来:爽!继续打!

而后来大家才知道,士兵上场前,都要服用冰毒,刺激神经,让人处于亢奋状态,这样有利于作战的积极性…

图片

图片

记录二战的影视作品,浩如烟海…

但每次再看那段历史,我都感到心力交瘁…

然而,即使在这样一个,侵略成为正义,杀戮成了常态,罪恶颠覆良善的炼狱之中,

仍然有人,能在呼啸巨浪的恶之中,划开一道口子。

波兰反抗军在德军手里救下平民,死里逃生后,用德军手上得来的战利品,为士兵在邮局举办了小小的婚礼。

队长说:在活到明天之前,我们好歹留下了点快乐的回忆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英军雷,不幸被俘,被押往意大利。

沿街的意大利民众对战俘此起彼伏的辱骂声中,一个女孩跑了过来,往雷的手里,塞了一个桃子…

他双手捧着桃子吃完…

八十多年后,雷回忆起那个瞬间:当我感觉世界与我为敌时,总会想起那个拿着桃子的姑娘…她永远陪伴着那个,沮丧绝望的我。

图片

七年前,乌鸦曾经说过:人类热爱战争的唯一原因,是因为没有参与过战争。

如果把战争看作一本书,它的外皮,自然由发动战争的人包装,它的序,也许由身处高位、留名历史的人撰写…

然而,当我们仔细翻阅就会明白,那些触目惊心、不忍卒读的内容里,是千万个无名小卒、蝼蚁平民的血泪和性命…

被苍蝇盘旋的,集中营前,皮包骨的尸体…

士兵溃烂的伤口、邻居炸飞的四肢、到处哭着找妈妈的孩子…

倒塌的房屋瓦砾下,谁家小孩的娃娃、写字台、厨房的锅碗瓢盆、生活用品…

地上横流的污水,混杂着无名氏受害者的鲜血,发出刺鼻的腥臭…

在战争面前,这些庸常不起眼的生活部分,都将被无情粉碎,就像死者曾存在的生命,就像生者已经失去的尊严…

图片

图片

在后世盖章认定的侵略者,他们发表演说时慷慨激昂,字字铿锵,声嘶力竭的语气和嘴脸,和历史上所有为了解放穷苦大众,为了正义迎战的伟人一样,纯粹坚定;

而底下的民众,也一样会因为环境的影响,对集体狂热的迎合皈依,加入到疯狂的队伍之中。

多年来,我们的文学作品,电影电视,纪录片,各种文献报刊,数量浩如烟海,描述细致入微,角度无孔不入,从地理地势,到经济原因,到历史形成,到国家背景,到种族矛盾,到时代和个体的关系,到人性的污秽、弱点、奸诈,个体的软弱,集体无意识…

人类走到今天,对战争的分析和探寻,似乎已经足够全面和细致…

可以说,凡是我们可以规避和防控的客观原因,都已经掰开揉碎,为了避免后世重蹈覆辙,极力周全了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《西线无战事》2022版剧照

解救过犹太儿童的大善人温顿,曾说过:人类如果想过上好日子,就必须吸取教训。但从历史看来,不太乐观。

不断重演的,是历史,也是进步甚微的人性。

看似前行的文明和制度,似乎只是更方便人类行驶欲望的工具…

图片

图片

当我们反思战争时,并不是为了只批判曾经狂热盲从的大多数,也不是为了讽刺现今某些,精力旺盛、眼神凌厉、永远有理的超级演说家们。

我想说的是,当有人在广场最高处,为划分阵营和党同伐异挥舞拳头…

哪怕他们面红耳赤、亢奋激昂、夸夸其谈、滔滔不绝…

作为普通人的我们,能够做的,并不是振臂高呼、蜂拥而上…

而是警惕和提防,成为站在广场上,举起的那只手。

图片

因为,很多时候,毁灭的结果,并非是权力和欲望,单一作用的结果。

它们往往借助个体的肩膀、集体的呼声、亢奋的浪潮,平步青云,扶摇直上再登顶凌霄的…

不仅是上战场的士兵,即使是普通民众,也会在时势的变化中,显露出最大的恶意。

每次希特勒和他的幕僚,每次在广场上发表关于种族灭绝的演讲时,台下的民众举起右手,激情澎湃…

似乎没人能察觉,他们拥护的元首,支持和向往的战事背后,是多少惨绝人寰的屠戮;

一位德军回忆:当我们入侵苏联和北非时,有些民众欢迎我们到来。他们痛恨当时的领导人,尽管他们并不了解纳粹。

图片

一位波兰女人,在饥寒交迫之中,认识了一位德国军官。军官对女人照顾有加,救了女人的命。在命运多舛的女人眼里,“他和别人不一样,是个体面的人”。

但在当时的情形下,女人成了“公敌”,成了“女贼”…战争结束后,民众把女人拖到街上,羞辱、殴打、脱光了衣服、剃光了头发,游街示众…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乌鸦记不清曾在哪里,看到过这么一句话:在战争面前,很多时候,并不是善与恶在斗争,而是恶与恶在交锋。

这句话,也许不只适用于国与国之间。

从这一点上看,我无法不悲观…

因为,我发现,即使大多数人,终其一生都不会是站在演讲台上的利益核心者…

但是,他们仍然会选择在台下,充当忠诚的门徒,虔诚的信众…

图片
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电影《怒潮》发布“向日葵花开的日子”正片片段 回溯兄妹情深
下一篇
王家卫下“繁”记

评论

共 0 条评论